□全媒体记者 马金
“酸妮儿,酸妮儿,看这里!”随着一声声呼喊,“酸妮儿”娇羞地拿紫色的手帕捂着嘴,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把“媚眼”抛给了观众,接下来就是一阵欢呼。“小狐仙”的俊秀、“媒婆”的夸张、丑角的搞怪……各路扮玩高手用精彩纷呈的表演上演了一场“扮玩秀”。
2月6日下午,“齐”闹元宵扮玩大“荟”全市汇演在孝妇河湿地公园喷泉广场举行。临淄稷下闫家鼓乐团、博山区扮玩代表队、周村区民俗表演队、淄川区西河镇海庙村扮玩队、高新区中埠镇大寨村扮玩表演队、济南西关高跷队等六支表演队伍各展绝活,传承非遗民俗文化,为淄博市民提供多元文化产品,掀起了我市元宵文化活动的高潮。
在活动现场,市民们看到高跷队后便都聚在了一起,不一会儿便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。
济南西关高跷队“酸妮儿”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。每个抛媚眼、撩裙子的扭捏姿势都能够引发观众的阵阵喝彩。记者留意到,为了贴近角色,“酸妮儿”手上还做了粉色的美甲。
市民王萍萍高兴地说:“看到博览新闻预告今天‘酸妮儿’来淄博,我早早就来了,找个好位置,看看喜欢的‘酸妮儿’。”看到“酸妮儿”,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也高呼“酸妮儿,我很喜欢你。”看到观众们如此热情,“酸妮儿”的脸上也隐隐露出自豪的神情。
如此妖娆的“酸妮儿”,扮演者却是实打实的汉子。据了解,“酸妮儿”的扮演者叫韩义,今年24岁的他去年加入了济南西关高跷队。虽然开始高跷表演的时间并不长,但韩义扮演的“酸妮儿”婀娜多姿,加上表演有趣幽默,获得了观众的关注和青睐。
淄博姑娘张钰扮演的是五音戏《云翠仙》里面的一只小狐仙。扮相俊美、可爱灵动,优美的姿态让观众连连称赞。“小狐仙”张钰把国家级非遗五音戏、聊斋文化和民间传统艺术高跷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,让人眼前一亮。
看踩高跷表演,是不少人心中的过年记忆,淄博、济南两地的高跷队伍同台表演,不同的风格演绎出不同的味道。
近年来,我市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格局,呈现出鲜明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。目前,全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项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3项,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87项。厚植文化基因,保护传承非遗已成为全市人民的行动自觉。尤其是近年来,我市从齐文化的“两创”提升、研究阐释、宣传普及、传播交流、产业融合发展、人才培育“六大突破”入手,在多个场景中寻求突破,以文化赋能,让齐文化融入大众生活,激活淄博城市中流淌千年的齐文化脉搏。
此次济淄同城赛高跷,是一场民俗技艺的比武,也是一次民俗文化的交流互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高跷进而喜欢上民间扮玩艺术和传统文化,也极大地促进了淄博文化“两创”的蓬勃发展。